政务信息
四大类十五个涉税事项实现“全国通办”
在上海,不用出门就能完成江苏的税务登记;在河北,线上即可办好北京企业搬迁的涉税手续;在全国各地,自然人纳税人都可打印完税证明……
近年来,税务总局不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大力推进涉税事项跨省“通办”,2016年至2020年,先后部署各地税务机关实现至少7大类53个涉税事项“同城通办”、4大类21个涉税事项“省内通办”、4大类15个事项“全国通办”。异地办税的实现与升级,便利了纳税人缴费人,激发了市场活力。
疫情冲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“跨省通办”的指导意见》,140项任务中7项任务涉及税务部门。税务总局提出“‘非接触式’办税要添力”的要求,网上办、就近办成为更多纳税人的选择。
如今,近90%的涉税事项、99%的纳税申报均可网上办理。多数事项可网上办理,从根本上突破地域限制,也在事实上实现了异地办理。
“跨省通办,还能一网通办,在家里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申报,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象!”江西省新余市日上贸易公司会计李小平十分感慨。
更多的异地通办,在2021年“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”的便民春风行动中铺展开来。例如,湘贵鄂渝4省市7地实现包括发票代开在内的10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;北京市通州区、天津市武清区、河北省廊坊市税务部门签订税收合作框架协议。
“同合简智”是关键词
税务异地通办的实现,在于“同”“合”“简”“智”四个关键字。
通办,前提在“同”。实现通办,统一的规范是基础。近几年,税务部门不断升级完善《纳税服务规范》《税收征管规范》,并制定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两个五年方案,做到全国一个口径执行、一套标准服务。“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,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”,一把尺子、一个标准让纳税体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趋同,也使同期推进的同城通办、省内通办具备基础。
通办,核心在“合”。从合作,到合并到合成,是贯穿在办税事项异地通办逐步升级背后的一条主线。
在合作时代,国税地税合作规范不断升级,合作事项达60项,办税事项在两家机构间、异地间的交叉通办,大大减轻办税负担;国税地税合并进一步推动了通办,促进了一厅通办、一窗通办、一网通办、异地通办的实现与升级;合成时代到来,对智慧办税、大数据应用以及精细服务的要求,让通办事项在深度、广度、速度上完成了新的跨越。
通办,关键在“简”。上海森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黄志灵对异地办税的简便印象深刻:“办理企业迁移的时候,只要没有未结稽查案件、未结清税款等情况,跨区迁移可以全程网上办理,几分钟就办好了。”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期间,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少93%,纳税人报税资料压减50%,61个税务证明事项取消。办税越来越简单,使得异地办税具备更坚实的基础。
通办,基石在“智”。“异地受理、内部流转、属地办理、办结反馈”是涉税事项全国通办的办事流程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科技兴税搭建了异地办税的基石。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上线,建设全国规范统一的电子税务局,稳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,全面实施“互联网+税务”行动计划。智慧税务的升级,为异地办税扩容提供基础。
3.8亿全国流动人口,越来越多的跨省经营企业,异地办税是建立全国大市场的必然要求,是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支撑,不仅减轻了办税缴费负担,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,也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,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家门口能办税、异地可办税,营商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数据显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至2020年底,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7989万户,年均增加近千万户。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,“跨省通办”能够有效服务人口流动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链的高效协同,构建更深层互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,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,税务部门将持续不断深化税务“放管服”改革,倾力不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服务高质量发展。持续扩大跨省经营企业全国通办涉税涉费事项范围,2025年基本实现全国通办。(记者 蔡岩红)